跳绳能够健身、锻炼肌肉大家都知道,但这一点可能却没多少人注意到——15分钟可以燃烧热量卡!高强度有氧活动!
除此之外,还有让身体更灵敏、改善平衡感、心肺功能、增加骨质密度等等功效。
跳绳vs慢跑慢跑涉及往前、往下、再往前、再往下的动力链,加上由单脚承受体重撞击地面的反作用力,对身体和下肢的冲击力量大;
而相比之下跳绳只有原地跳跃的垂直力量,且并跳时由双脚同时承受反作用力,膝盖承受冲击力量较低。
而且,跳绳相比慢跑更能锻炼下肢肌肉,特别是臀部的臀大肌、大腿的股四头肌、小腿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一旦肌肉强壮起来,更不会伤膝盖。
跳绳加上暖身一次约15分钟,上班族可以在上班前和回家后各跳一次,就可以达到每天30分钟的运动量,如果办公室附近场地允许,也可以腾出15分钟的休息时间跳绳,每周累积分钟运动。
不过要提醒的是,65岁以上或体能较差的人,跳绳前最好先测体适能:如果能维持30秒单脚站立、30秒内左右侧并步移动15下,表示可以跳绳。
跳绳6个月增加骨质密度3%跳绳除了增强心肺与肌肉能力,还能增加骨质密度。
《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指引》指出,年轻女性每天从事跳跃或跳绳式动作50次,6个月后髋骨粗隆骨密度增加3~4%,股骨颈骨密度也有增加。如果每天单做垂直跳10次,每周3天,6个月后,腰椎与股骨颈密度增加2.5%。
那怎么跳绳才算正确?热身1.站立、勾脚,伸展大腿前侧。
2.伸展大腿后侧。
3.伸展小腿后侧。
4.手腕伸展,肩膀画圆,前后各2个八拍。
预备动作脚踩跳绳,肩膀与手臂呈垂直、放松,将绳子调整到腰间,约身体一半的位置,是适合的长度。绳子过长可收卷在左右手握把处调整。
也可先单手转绳、空跳,适应跳绳转动的速度。
开始跳将绳子放在脚跟处预备,身体放松不僵硬,膝盖微弯,落地时重心在脚掌前三分之一,运动时脚后跟不必着地。
收操:同暖身,各重复1次。
同时,虽然跳绳是一种极安全的运动,绝少有运动伤害的发生,但也要好万全的准备,切不可粗心大意。
选择适当的场地灰尘多或有砂砾的场地及凹凸不平的水泥地应尽量避免,最好选择铺木板的室内体育馆或具弹性的PU场地。
穿着合适的衣物跳绳时,最好穿运动服或轻便服装,以及软底布鞋或运动鞋,这样活动起来会使你感到轻松舒适,也比较不会受伤。
部分人群不适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如糖尿病的患者,下肢感觉受损,平衡感和本体觉能力较弱、容易跌倒受伤者不适合跳绳。
内容部分取自康健杂志
图片来源互联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