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前段时间体育被纳入升学考试之后,全国各地家长已经蠢蠢欲动,得在被主课塞满的时间表中,绞尽脑汁再塞一项体锻进去!不是欧妈打击人啊,想让孩子分数与体能两全,这听起来貌似跟美貌与智慧并存一样稀有,然而家长们,总能实现这个小目标!
他们首先把目光瞄准了跳绳补习班这个小跳板!
那么问题来了,看似普通的跳绳,为何能在众多运动中脱颖而出,受到教育部门和家长们的青睐?飞升坐上校外培训“新晋网红”的宝座?
在很多人看来,跳绳是一项公认的完美运动,不仅经济方便,快慢结合的跳绳还可以同时达到有氧和无氧运动的效果,帮助孩子锻炼多个部位的肌肉,如手臂、背部、腹肌和小腿等等,还能锻炼协调性和平衡感。
其次,跳绳的锻炼价值较大,可以提高运动者全身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弹跳力,并可以通过自主掌握时间长短,来选择有氧和无氧运动。同时跳绳有单摇、双摇、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等多种花样和形式,在锻炼的同时,还能提高增进同学友谊与集体凝聚力。
也正因此,在教育部门的推动下,补习班的乱七八糟营销之下,跳绳补习班成了家长们的一根“救命稻草”。
就拿我们小区来做个小范围的例子,整个小区有一年级小朋友的家庭,早就在家长群里炸翻天商量着要给孩子报哪个跳绳班了。之前他们选了一个可以上门服务一次带5个孩子的老师,后来又报了那个有自己固定场地的方便天黑和雨天练习的跳绳班。
于是,小区里家长们的见面语就变成了“你家孩子学跳绳了吗”。问出这句话的同时,孩子会跳绳的家长沾沾自喜,而孩子还没学过跳绳的家长则会开始焦虑万分...
这股跳绳报班潮也间接导致了我们这里每天放学后和周末的各大广场,随处可见练习跳绳的孩子以及在旁陪伴的家长。而那些家里没人陪伴练习跳绳的孩子,只能一个班接一个班的继续报.....
一个班接着一个班的背后,最令人窒息的便是那水涨船高的费用。关于跳绳补习班,市面上没有统一的收费规则,有人报了9节课元的课程,也不乏天价多元一对一的补习课,被这些功利性的补习机构一带节奏,重视体育这们课算是彻底偏题了...
按道理来说(个人理解),跳绳其实是一个简单又容易上手的运动,基本都在中小学体测试考核项目之内。本想着这样的运动已经够简单了,可还是给家长和学生带来了压力。
一些家长没有时间陪着孩子练跳绳,或是自己本身不太会教,所以才会选择报班。有的家长则会觉得,报过班学习跳绳成绩会比别的同学高,就会更有竞争优势,等等。
这就是多数家长的焦虑,说白了,就是花钱买一个心安。
只要报了班,提升孩子体育成绩的责任就转移到培训班老师上了。如果孩子体育成绩提升了,那钱就花得值,如果没有效果,虽然浪费了钱,但可以把责任归于培训班老师,而自己的心理负担得到了减轻。
但其实家长们没必要过度迷信培训班。
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在父母的陪伴下进行亲子运动,是最好的选择,跳绳补习班反而不是首选。当然,如果孩子已经发展到想要学习专业的花样跳绳,而家长们不具备这项特殊技能,这时候才应该给孩子报名相应的补习班去进行系统培训。
无论是出于应试、升学需要,还是培养兴趣、技能,家长总不甘落于人,也不敢落于人后。在未来,国内的课外培训辅导市场会越来越火爆,家长的焦虑感比如会更重。
虽然现实有很多无奈,但欧妈还是要建议:不要被焦虑情绪绑架,最好还是以孩子自身的意愿、接受能力和兴趣为基础,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培养,不迷信、依赖课外培训课程。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