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每个人身高的增长很大程度上由自己的遗传基因控制,是与生俱来的。据研究表明,孩子身高的70%~80%取决于这份先天的生长潜能(即遗传因素赋予孩子们固有的长个的能力)。除此之外,余下的20%~30%则受激素、环境、营养、疾病等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后天的生长发育当中,即使遗传因素不可逆转,也还是可以从这些因素入手,采取如下这些建议,使孩子的身高高度得到提升:
1.均衡膳食
充足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是孩子生长发育必备的营养素。因此,在日常饮食上,建议给孩子准备营养素丰富的天然食材。瘦肉、鱼、虾、蟹、蛋类、豆腐、牛奶就是很好的选择,这些食物脂肪含量适中,并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同时,需要避免能量密度高但缺乏营养素的加工食品,如饼干、蛋糕、糖果、薯片等;注意荤素搭配,食物多样化,如豆类、蔬菜与动物性食品搭配,可进一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又可取长补短,增加人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也可让孩子多吃富含赖氨酸、精氨酸和牛磺酸的食物,如牛奶、花生、海带、菠菜、番茄、芹菜、胡萝卜、小米、荞麦等。尽量少吃人工养殖的动物类食品及油炸类食品。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立删)2.加强户外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生长激素分泌,同时刺激下肢骨骼的生长。许多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运动的青少年比缺乏运动的青少年,身高要高4~7厘米,因此,建议孩子平均每天运动时间最好在30分钟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运动都能促进身高增长。马拉松跑、摔跤、举重、负重练习、过度运动及一些消耗过大的负重、收缩或压缩性运动对长高没有益处。而纵向的弹跳运动,如跳绳、跳高等锻炼下肢为主的运动可促进孩子生长。其中,跳绳对场地、天气和器械没有太高的要求,是比较适宜而有效的运动。但每次跳绳的时间不宜过长,对于学龄期的儿童,每天坚持跳绳个左右即可,速度不宜过快,建议尽量往高处跳,每分钟80~个。为尽量减少跳跃对腿部关节的压力,跳绳时要尽量选择双脚同时落地的方式。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立删)3.充足的高质量睡眠
晚上10点至凌晨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建议孩子在晚上9:30前入睡。因为生长激素在深度睡眠时分泌才能达到高峰,而我们一般在睡着后30~60分钟才能进入深度睡眠。不管是上学期间还是节假日,都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固定时间起床。同时,晚上睡觉前不要进食过饱,避免喝太多水,尤其是甜的饮料。因为吃太多会给胃肠造成负担,胃不和则卧不安。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立删)4.预防疾病,及时治疗疾病
影响孩子长高的疾病原因很多,有些可以治疗,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可以通过激素替代补充治疗改善身高,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发病治疗好了身高也会有追赶生长;但有些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方法。矮小医院,找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检查,查找病因,对因对症治疗。孩子暂时的矮小并不代表着身高的定型,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正在蓄力向上的树苗,在你不知道的瞬间默默发力。因此,家长们也一定要记得“勤于浇水”,给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最充足的养分!文章来源:《祝您健康》——池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