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走出一万小时定律学习误区,让孩子跳出
TUhjnbcbe - 2025/1/13 23:57:00

一个学期又结束了,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非常焦虑。孩子这整整一个学期,每个周末都上培训班,每天放学刷的题也不少,学习也挺勤奋的,但成绩却只是中等。看着孩子的期末成绩,家长们扎心得很,恨不得假期继续加强报班学习。但这样对孩子真的有效果吗?

其实孩子成绩上不去的原因,不是孩子的学习不够努力,而是孩子没有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曾经老一辈的教育理念“勤能补拙”、“笨鸟先飞”,这些观念一直都延续着新时代的教育。

对于我们这一代父母,很多人都没有真正去接受学习新时代教育方法的概念,所以还是沿用老一辈的教育观念,让孩子不断刷题,苦练,其实这些都是低水平重复学习。

什么是低水平重复学习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在中西合璧亲子教育专家黄静洁老师《学习的格局》一书中,讲到关于低水平重复学习的问题,如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学习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孩子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不断刷题,周末上各种补习班,孩子的成绩肯定不会差,其实这是被传统“勤奋”和“刻苦”的学习观念禁锢着学习思维。

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到的“一万小时定律”,他认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这个定律,对于一个新手成为专业人员,确实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盲目的练习,没有根据个人的情况不断反思、复盘,那这个过程可能不止要一万个小时,甚至可能需要十万个小时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水平。

因此,“一万个小时定律”需要的是我们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去不断优化进步,而不是直线式的重复步骤。

如何实现最优的“一万小时定律”?

一、寻找孩子对某一领域的兴趣、爱好

美国有一个方法计算孩子的专注力时长,用年龄数乘以2~5倍,处于这个区间内,孩子可以坚持的专注时长,所以孩子的专注力与年龄是有很大关系的。但除了年龄以外,对某一领域的兴趣和爱好,也是孩子不断坚持刻意练习的基础。所以,孩子还小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这些活动里,不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家杜比纳教授对小学生注意力调研发现,孩子一年级出现注意力问题,未来多年的学业表现都会受到干扰,主要影响孩子的基础学习技能和无法掌握关键的学习能力。所以对于孩子的注意力,越早干预和帮助,效果越好。

因此,在幼儿时期就要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而培养的开始,可以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

二、重复正确的方法和步骤

“一万小时定律”并不是简单重复某个动作或者方法,而是在不断的练习中找到正确的方法和技巧,然后再按照正确的方向去重复练习。比如孩子在学习跳绳时,一直都在重复错误的动作,那肯定永远都跳不快,只要找到正确的跳绳方法,不断重复练习,才能不断提升速度。

三、强大的内驱力

内驱力包括三种,分别是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源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首先在好奇心的驱使,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会坚持不懈地做相同的事情。所以前期把孩子的兴趣调动起来是基础,继而从兴趣中挖掘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来自于他人的认可和赞美外在环境对孩子的认可,能让孩子从中得到持续不断的行动力。比如当孩子受到同学的赞美,说他乐于助人时,那这种赞美的力量会一直持续地影响着他的行为。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会挺身而出,而且还会不求回报。

附属内驱力来自于某种物质或精神奖励当我们为了让孩子坚持完成某个任务或作业时,就可以运用附属内驱力的力量,比如奖励某样礼物,或者口头表扬,在这之前我们可以提前跟孩子约定奖励的问题。

总结

“勤奋”、“刻苦”是一种低水平重复学习方法,并不适合现代的孩子,因为知识的半衰期不断缩短,只是追求重复无效果的学习,完全赶不上现在知识的更新换代。因此,要想让孩子高效的学习,我们必须带领孩子从传统的教育方法论中彻底走出来。《学习的格局》一书正是顺应了这个时代教育的新理念,为家长提供西方科学的教育理念,把我们这一代的父母从传统育儿法中带出来。

《父母的格局》和《学习的格局》是黄静洁女士根据自己的育儿经验编著出来的经典育儿手册,她融合了现代中西方的教育法,培养了两个优秀的儿子,两个孩子都考入了美国著名的大学。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等生”,而不是刷题的机器,建议你看一下这两本书,两本书不及一节补习课费用。能让你把书中培养优等生所必备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目标和成果、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反复学习和运用,让孩子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学会书中的科学育儿法,不仅让家长解放双手,而且还让你家孩子养成终身竞争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出一万小时定律学习误区,让孩子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