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99的教育焦虑是我自找的
TUhjnbcbe - 2024/12/29 12:33:00

这是一篇反思文。

在辅导女儿写了一周作业后,我发现我多了好几个口头禅:

你怎么总是跟妈妈对着干?让你写作业就是不写。

跟你说了多少遍,先写作业,再玩!你怎么总是不长记性。

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反正不是我的。

你要是不怕老师,你可以不写。

现在敲下的这一个个文字,我都有点汗颜,但是上周内无数次,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根本不想也不念这些话语对孩子的伤害。

我想我得了“辅导作业的病”。

起因其实是因为我在幼升小阶段顺其自然,没有提前抢跑教授孩子认字。唯一做的是勉强在开学前刚把拼音学了。这导致孩子和班级大部分孩子有了差距。于是在老师布置的每日作业打卡上,看到别家孩子3分钟流畅读完2篇故事,而自家孩子1个半小时磕磕绊绊拼读完一篇文章,我确实心态上崩了。

因为每天都要在app上打卡提交作业,我感觉到头上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内心也开始变得战战兢兢,孩子的作业似乎也变成了我的作业,我的KPI。之前的母慈子孝没有了,那些内心满满恨铁不成钢的抱怨,让我变得异常焦虑,内心不再淡定,开始怀疑自己教育的理念是否正确,也开始质疑孩子的能力以及本性,同时开始忧虑孩子未来的人生。

以前总听人笑谈父母辅导作业气出心梗,当我没有感同身受的时候,我觉得可能存在,但似乎没必要。当我真正遭遇的时候,我有了真实的内心体验,尽管我有给自己打过防疫针,但我依然滑向过度焦虑的怪圈。

借着一周到来的周末,我想我必须停下来反思,并寻找治病的方法。

还别说,反思中,寻找中,我突然发现:99%的教育焦虑都是我自找的。因为我被“别人家孩子”影响,做了不在一个维度的比较,还因为我混淆了“野猫”、“狐狸”和“老虎”的等级差别,所以跟风“电影院中的第一排人”站立却变得更加焦虑。

电影院中,第一排的人觉得看不清,站起来看,结果,整个电影院的人都站着看。没有人过去制止“第一排人的行为”,都因从众心理接受了这样的结果。教育也是如此,教育抢跑让家长都非常焦虑,都忙着“站起来”观看,所以也更容易踩坑,而我主要踩了两个坑:

可以比较,但不能以偏概全

拿自家孩子和其他家孩子比,估计是父母的通病。我虽然心里对女儿认字量和别人家孩子的认字量差距有估计,但是在第一天翻开打卡群无意中先看了其他小朋友的打卡作业后,直观清晰的视频让人印象深刻,不自觉地产生了对比心态。

我想如果我们不在一个圈子,我看不到其他人的情况,只管打卡了自家的交上去,可能也不会如此焦虑。

现在社会,无处不在的信息、圈子、父母间的交谈、老师的某些比较述求……都会让父母深陷“别人家孩子”的沼泽地。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还不是一个呢,这是一个超级综合体,往往是小明认字好多+小雨写字好好看+小刚跳绳一次下+小红英语和外教能自由交流……

荒谬吗?某些家长觉得不荒谬呀,这涉及到孩子的不同维度,每个家长当然希望自家孩子样样好。可是拿一个孩子的维度和所有其他孩子好的维度加起来比较,就像你在找老公时,想要找一个能和马云比财富、和金城武比美貌、和爱因斯坦比智商、和C罗比身材的人,请问世界上存在这样的人吗?

这犯的是取样偏差的问题,父母总是以偏概全,盲目比较。要正确比较,至少要在单一同维度比较,比较也不是为了打压,而是向某方面好的孩子取经,继而拆解看看自家能不能通过努力达到。光打嘴炮的父母抑或用别人孩子来打压自家孩子士气的父母,还是闭上嘴巴比较合适。

认识到这点后,我就不去比较读几篇、流畅度等问题,而是专门私下

1
查看完整版本: 99的教育焦虑是我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