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对于如何解决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文化课学习和体育训练相分离,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不高、缺乏良好运动习惯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十二小学通过充分开发品类丰富的“健体+1”美好体育课程,向我们展示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
“妈妈,请把我的跳绳放在我最容易拿到的地方。”二年级学生王煜菎已经坚持练习跳绳1年多了。今年寒假出游前,他还不忘带上跳绳。尽管行程很满,但他还是一丝不苟地坚持完成学校倡导的“日进5分钟”跳绳课程。
在王煜菎的带动下,全家人都加入了跳绳行列。哥哥王骥菎不太喜欢运动,身体比较瘦弱。但在弟弟的影响下,他也开始跳绳,并日日坚持。他们的爸爸工作特别忙,与孩子的交流很少,只关心“作业有没有做完”。自从在孩子的督促下开始跳绳,他们之间的互动增多了,孩子变着花样监督爸爸跳绳,“运动”代替了“作业”,成为父子间的日常话题。这一幕正是学校设计“健体+1”美好体育课程之初所期望见到的。
“健体+1”美好体育课程是学校将体育与其他课程相融合、课内教学与课后育人协同起来,设计出的系统化体育拓展课程,有三条清晰的实施路径。
路径1:开足、上好体育课
加强体育的根本举措在于提高体育课质量。学校坚持开足、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有所收获。
每一节都充实。小学阶段学生大约要上节体育课,如何让每一节课都内容充实是学校创设课程的初衷。每3年一个整体规划、每学年一个共研课题、每学期师徒结对同课异构、每月一篇教学反思、定期开展“五步互助”教研……学校想方设法为体育课提质增效。不久前,在学校定期组织的“双师课堂”集团教研活动中,两位体育教师用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中的情节创设课堂情境。他们化身为“朱迪警官”与“豹警官”,带着“小警员”来了一场不一样的“疯狂”运动之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这样别出心裁的课程,学生怎么能不喜欢呢?
每一段都适宜。学校依据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适宜的课程。为1—3年级学生设计以运动基础、兴趣激发为主的基础体育课,为4—6年级学生设计侧重技能掌握、素质提高、团队协作的大单元教学。体育课的大单元教学以“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连续性。例如,在“小排球教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完整项目体验,采用视频观摩、合作共学、临场运用、实战体验等内容加强学生对小排球比赛的认知与体验。在不久前举行的东胜区小学生甲组排球比赛中,学校荣获了男子组冠军、女子组第四名的骄人成绩。
每一个都擅长。学校利用“走班制”开展专项化体育教学,按运动项目重新组班上课,并将同年级体育课排在同一时间,充分发挥体育教师个人专项优势,助力每个学生熟练掌握至少1项体育运动技能。学生王旭旭在二年级时还不会跳绳,体育教师特别帮助他量身定制了跳绳学习方案,并与他一起“共学同练”。为期一年的训练激发了他的跳绳天分,进入五年级时他在东胜区跳绳比赛中取得“1分钟单摇”项目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路径2:开发、充实体育选修课
在“管饱”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吃好”。为此,学校研发了丰富的体育选修课,力图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每一天都坚持。学校开设足球、篮球、排球、体适能等选修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能、技巧以及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爱上运动、擅长运动、坚持运动。此外,学校还设置了“健身小达人日进5分钟”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每天5分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练习,专门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习惯,并开展“互联网+健身”,借助“Keep”“悦动圈”“咕咚运动”等健身类手机应用软件,更科学地辅助学生锻炼。为了激励学生坚持晨跑,体育教师将体育课与地理课、文旅知识融合,把学生每天晨跑的累计里程标注在地图上,让学生直观感受“坚持”带来的成就感,同时也了解了地理知识、文旅常识。学生常常兴奋地告诉家长:“我已经跑到北京,能参观故宫啦。接下来我要冲刺到上海!”
每一个都重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