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一般认知,是跑者因为跑步姿势不正确、或跑鞋选择的问题,出现足跟疼痛症状;但,医学临床统计,「胖子罹患足底筋膜炎」的比例,也非常高。什么是「足底筋膜炎」,简单叙述它的症状,就是当脚底板踩在地上,准备起身或是走路时,会感觉到足跟隐隐作痛,严重时可能剧烈刺痛、走路一跛一跛时,就代表你的足底筋膜与脚跟骨头结合处,正受到结构性伤害。「足底筋膜炎」,会痛,但,是哪些族群,会感受到这种一走路、就会痛进骨子里的不舒服感?主要,就是跑者或是运动选手,因为长期训练,让其脚跟较其他人得承受更多的压力以及脚跟磨损,所以诱发「足底筋膜炎」这种疼痛性炎症的可能性,也较一般人高。另外,就是肥胖者,由于肥胖者的足部,必须承受超载的体重,加上肥胖者不运动或是运动不足,一旦肥胖者连续步行或是站立半小时以上,体重对足底的压迫,就会造成此「生理性的恶性循环」。所以,当你感觉到走路时、运动时,脚底疼痛,这可能就是「足底筋膜炎」发出的警讯,提醒你「胖子,该进行体重控制了」!足底筋膜组织,位置就在脚跟跟骨、包覆着,帮助承受全身重量,为什么在肥胖者的身上,特别容易出现?必须先请读者,自我检视!首先,就是短时间内变胖,身体负载过大,例如:「孕妇」,就可能因为孕期体重飙升,而常见足底筋膜炎的发生,这个的解决方式,还算容易,产后或是孕期控制体重,就能减缓不适。另外,就是「胖子」,一直没有进行体重控制,随着年纪增长、体重增加,足跟底下的皮下组织纤维垫开始萎缩,或者拉扯到肌腱与骨头结合处,就会让足底筋膜炎的症状,随之严重。而该如何解决?除了求助专业医师,减重、减去脚底的负担,才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道。只是肥胖者想要减重,必须循序渐进,但如何透过运动来改善足底筋膜炎的症状?以下3个训练项目,提供参考。1.踮脚尖运动就是踮脚尖!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增加小腿肌力,减缓足底不适。动作训练频率,首先要找到一个支撑点,扶着后、脚尖踮起,HOLD着约3-5秒时间,接着放松、脚跟踩地,如此重复15-20下,但训练初期可视脚部承受状况进行调整。2.小腿后侧肌力训练就是入门款弓箭步!但考量肥胖者可能重心不稳,建议双手往前推墙或椅子,同时下半身先单脚后脚伸直、感觉到小腿腹紧绷,此动作维持15-20秒,如此重复15-20下,可伸展小腿肌,并透过身体的延展,帮助足底分散体重。3.拉筋运动这个动作,先坐下屈膝、脚掌踩地,接着双手分别握住双脚的五根脚趾头部位、出力向后扳,维持3-5秒后放松,如此重复15-20下,可因此增加足底筋膜的柔软度。足底筋膜炎的发生,的确在肥胖者身上常见,但想要透过运动改善,还是要避免心急、造成的运动伤害,毕竟「欲速则不达」,想要有效训练又不伤身,记得:1.运动前热身热身真的很重要,特别是针对小腿、后脚跟的伸展,都应该在运动前,充分的下肢热身和伸展。2.避免过度运动减重是长期抗战!避免给予身体超过负载的运动量,或者是可能造成身体某部位伤害的动作训练,否则肌肉一拉伤或是更严重的局部动不了,反而得不到预期效果。3.避免足部高冲击运动所谓的足部高冲击运动,就是可能会有很多「弹跳」动作的运动项目,举凡:排球、篮球、跳绳、甚至是跑步,这些都应该先避免。简单的道理,就是脚底脚跟都不舒服了,千万不要再透过弹跳动作,让它们「备感压力」;且这样的方式,恐怕还没减重成功,足底筋膜炎又会更严重。有足底筋膜炎的族群、想要解决,没有足底筋膜炎的族群、必须预防;简单明确的2大原则,就是控制体重,并搭配脚部肌力训练,才能避免足底筋膜炎找上身,千万别胖了自己、又痛了脚跟。